即痧药丸,见该条。
书名。见《唐书·艺文志》。《宋史》作《历代名医录》。7卷。唐·甘伯宗撰。据《玉海》记载,此书收集“自伏羲至唐,凡一百二十人”。原书已佚,《历代名医蒙求》等书有所引录。
指头、腹、足三处。《千金方》卷二十八:“头腹足为三元也。”
①音教(jiāo)。同窖。地窖、地穴。《灵枢·淫邪发梦》:“及居深地窌苑中。”②音寥(liáo)。同髎。巨窌、禾窌,皆人身穴名。《针灸大成·穴同名异》:“巨髎,一名巨窌。”又“禾髎,一名禾窌。”
妇女怀胎一月之称。北齐·徐之才《逐月养胎方》:“妊娠一月名始胚。”
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要诀》。即沉翳。详沉翳、沉翳内障条。
病证名。见清·颜筱园《眼科约编》。即瞳神缩小。详该条。
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巾针。《证类本草》谓“布针,用缝布大针也。”参见巾针条。
综合性医书。2卷。元·李汤卿撰。全书依次为原道统、推运气、明形气、评脉法、察病机、理伤寒、演治法、辨药性、十八剂共九部分。论述简要,颇能融会诸家学说。李氏将方剂的类别分为轻、淡、清、解、缓、火、暑、湿
病名。《国语·晋语四》:“聋聩不可使听。”韦昭注:“耳不别五声之和曰聋,生而聋曰聩。”相当于先天性耳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