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铃医条。
指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所属的穴位,共309穴。见表。
见《本草从新》。为黄连药材之一种,详黄连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王肯堂条。
骨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。即腓骨。参骨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京门,见该条。
病名。指少阴病出现痉症者。《医宗金鉴·订正伤寒论注》:“夫六气皆足以致痉,不专在湿也;六经皆有痉证,亦不专在太阳一经也。……恶寒蜷卧,尻以代踵,脊以代头,俯而不能仰者,未尝非少阴痉也。”《张氏医通·诸
《医宗金鉴·痘疹心法要诀》卷五十八方。升麻、防风、陈皮、桔梗、川芎、炒白芍、甘草、厚朴(姜炒)。水煎服。治小儿痘出不快,发热腹痛而烦躁者。
望舌苔的基本内容之一。润燥是诊察津液的盈亏。润指舌苔湿润,说明津液尚充,但若苔润而厚,则表明有湿邪。燥指舌苔干燥,不论见于何种舌苔,均表明津液已伤。腐腻主要是诊察胃阳的标志。腐是胃的阳气有余,能鼓动胃
肩胛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其支者,从髎内左右,别下贯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