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鬼灯笼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《幼幼集成》卷六:“凡痘疮后牙龈生疮,时时出血,谓之牙宣。呼吸息臭,谓之息露,此走马牙疳也。由热在阳明、少阳,宜内服洗心散,外用蚕脱散(蚕蜕纸、枯白矾、五倍子、人中白)敷之。
见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六十四。即飞龙阿魏化坚膏,见该条。
出《毛诗传》。为鹌鹑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杂病源流》卷二十四:“以喉花即为蒂中。”即悬雍垂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汗泄不畅所致的一种皮肤病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三十八。又名疿汗疹、疿疮、痱子,由于暑湿蕴蒸,汗泄不畅所致。多见于炎夏,以小儿肥胖人易患。好发于头面、颈项、腹、背、肩、股等处。皮肤汗孔处发生密集
病名。①见《外治寿世方》卷四。即蛇身。详该条。②怪胎之一。
病证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三。瞖同翳。即钉翳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腕痈。见该条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。即白头翁茎叶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