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清·亡名氏《眼科易知》。即风牵斜。详该条。
红舌中见有裂纹如人字形。为心火燔灼,热毒上炎之象,宜凉膈散清上泄下(见《伤寒金镜录》)。
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鹿药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药》。为白花蛇舌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晚清女医家。字鬘云。江苏吴县人。长于内、妇科,咸丰年间(1851~1861年)多为士大夫延请诊病,撰有《花韵楼医案》1卷,为罕见的女中医医案著作,已刊入《珍本医书集成》中。
【介绍】:见钱经纶条。
病证名。小儿因惊又感寒邪,或因伤寒郁久化热,热极风生而邪乘于心,发为搐搦者。其症多兼壮热,头痛,鼻塞流涕,畏寒拘急。治宜解表清热。用羌活汤(《张氏医通》:羌活、防风、荆芥、紫苏、川芎、赤芍、枳壳、山楂
病证名。见《青囊真秘》卷一。即尘埃入目,见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绿萼梅花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一。即肩关节脱臼。详肩甲骨出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