闻诊之一。从病人的发声、语言、呼吸、咳嗽、呕吐、呃逆、暖气等声音变异,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善诊者,察色按脉,先别阴阳,审清浊而知部分,视喘息,听声音,而知所苦。”
证名。指白天发热,或热在白天升高。《证治准绳》卷一:“昼则发热,夜则安静,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。……昼热则行阳二十五度,柴胡饮子。”《增补万病回春·发热》:“夜则静,昼则发热者,此热在气分也。小柴胡汤加
隧:经隧(络)。即经穴。《十四经发挥》:“其隧穴之周于身者,六百五十有七。”
证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汗源流》。即油汗。详绝汗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禹余粮条。即经闭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路际平《眼科临症笔记》。即聚开障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聤耳的别名。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:“停耳亦曰耳湿,常出黄脓。”详停耳、聤耳等条。
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为洋金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本病论》。即上丹田。见该条。
二十四节气之一。《通纬·孝经援神契》:“雨水后十五日,斗指甲,为惊蛰,二月节,惊蛰者,蛰虫震惊而起出也。”这时天气转暖,渐有春雷,冬眠动物将出土活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