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中毒反应,如绿豆杀巴豆毒。
【介绍】:见方广条。
病名。《喉科心法》:“此症从脚跟发起,直至喉间。或一年一发,或半年一发,其病一日行一穴。切忌热物怒气。”详脚跟喉风条。
见团岗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大叶金花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血脉虚细。《灵枢·本藏》:“皮薄而脉冲小者,小肠小而短。”
临床专科之一。专治口腔牙齿疾病。唐代分九科,内有耳目口齿科(见《旧唐书》)。元代分十三科,口齿科才独立成科(见《元史》)。元代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七便设有口齿兼咽喉科。参见十三科条。
又称夭色。疾病反映于面部的色泽表现为晦暗枯槁者,表示胃气枯竭,脏气败坏,病情多属凶险。《素问·五脏生成篇》所描述的“青如草兹”、“黄如枳实”、“黑如始”,“赤如衃血”、“白如枯骨”等,均属恶色。
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海芋之别名,详该条。
丛书名。清·柯逢时辑。刊于1904~1912年。包括《经史证类大观本草》、《本草衍义》、《活幼心书》、《伤寒论》、《伤寒总病论》、《伤寒补亡论》、《大观本草札记》、《类证增注伤寒百问歌》。其中《大观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