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又名伤寒夹惊。《幼幼新书》:“伤寒惊搐即生涎,胃热乘虚遍体斑。颊赤口干脾受热,涎高风盛发狂言。”此证伤寒化热,热极攻冲脾胃,颊赤、口渴、发斑而见惊搐,治宜解利以定惊搐。参伤寒夹惊条。
见《本草便读》。即三七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邹福条。
【介绍】:见滕弘条。
见《广东中药》Ⅱ(生草药部分)。为扁豆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鹅脚板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伤寒六书条。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即野烟叶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宝盖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症名。口中自觉有甜味。多属脾胃湿热。可见于平素嗜食甘肥厚味的消渴病人。《素问·奇病论》:“夫五味入口,藏于胃,脾为之行其精气,津液在脾,故令人口甘也。此肥美之所发也,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,……转为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