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医学分科之一。系以迷信方法治病。参见祝由、十三科各条。
为膀胱通出体表的管道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甜瓜茎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外感风热燥邪,耗伤肺金所致者。症见干咳无痰,或痰少粘稠,咯出不爽,鼻燥咽干,舌红少津,咳甚则胸胁痛,或有形寒身热等表症。治宜清肺润燥。用桑杏汤、清金润燥天门冬丸等。详见咳嗽、伤燥咳嗽、肺燥咳
即舌衄。详该条。
眼科病证。见梁翰芬《眼科学讲义》。即色似胭脂证。详该条。
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六十二方。木鳖子肉十四个,斑蝥八十一个,柳枝四十九寸,甲片三钱,草乌一钱,麻油二两。共浸七日,文火炸枯去渣,入巴豆仁三个煎至黑,倾于钵内研如泥,加麝香一分搅匀成膏,外敷患处
病名。属痘疔。生于鼻窍中,气息难出,息如喷火,面赤眼红,口渴烦燥,痰涎不涌,食不能入。急宜内服清瘟败毒饮,外涂黄连膏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针灸集成》。所载位置与肩柱骨同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战国时名医。据《列子·力命》载,俞氏曾为季梁治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