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外感胁痛

猜你喜欢

  • 螳螂子

    ①病证名。出明·秦景明《幼科金鍼》。又名妒乳、颊脂垫。小儿生后一月左右,口腔内两侧近牙龈处,出现肿硬隆起的脂肪垫,剖视之颇似螳螂子,故名。小儿患此,吮乳困难,甚至啼哭不能出声,日久则面呈黄色,尤以鼻准

  • 鸡黄皮

    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为鸡内金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野绿豆

    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马棘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黄栀子

    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即栀子。详该条。

  • 地参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知母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上牙床

    上列齿的牙床。详牙床条。

  • 姚应凤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健元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以外科医术闻名,长于外科刮治手术。曾任太医院院判,卒年七十七岁。

  • 白木通

    ①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女萎之别名。②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川木通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蚤嗽

    病名。“蚤”通“早”。指平时尚可,至晨咳增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五:“蚤嗽,蚤起嗽甚,胃中有食积,至此火流入肺中,宜知母、地骨皮以降肺火。”参见咳嗽、早晨嗽条。

  • 癞蟆皮

    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蟾蜍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