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灸治疗法则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指正气虚弱,体质较差者,用补的手法治疗。详针刺补泻法。此原则亦用于方药治疗。
出《南方草木状》。为榼藤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同单方。指药味不多,对某些病证具有独特疗效的方剂。
见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一方。即凉血饮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徐道聪条。
病名。出《灵枢·五乱》。俗称触恶。泛指突然剧烈吐泻,心腹绞痛的疾患。《诸病源候论·霍乱病诸候》:“霍乱者,由人温凉不调,阴阳清浊二气有相干乱之时,其乱在于肠胃之间者,因遇饮食而变发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
出《灵枢·九针论》。镵针的前身,古时缝纫之针。《针灸甲乙经》称布针。
书名。又名《中西医粹》清·罗定昌撰于1882年。3卷。上、中卷为脏腑论说及图解。立论以易理来配合六脏六腑的部位与功能。附录王清任《改正脏腑图》及西医解剖图。下卷为十二经病证治法。
病证名,又称风泄,见《医学入门》卷四。详风泄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绛梨木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