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杜鹃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二。即睾丸肿大的病证。
【介绍】:唐代医家。曾对孟诜《食疗本草》一书的内容进行补充达八十九种。
病名。出《中藏经》卷上。即瘿与瘤的合称。或单指瘿。参见瘿条。
见《苏州本产药材》。为剪刀草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手少阳三焦经之简称。详该条。
《妇科玉尺》卷二方。香附、川芎、当归、白芍药、艾叶、熟地黄、麦门冬、杜仲、橘红、甘草、青蒿。水煎服。治血虚有寒,经水后期。若病甚,并半边头痛,加菊花、藁本、荆芥、童便,去艾叶、杜仲、香附、橘红。
见顾允若《妇科辑要》。指脐带绕颈造成的难产。详碍产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SI5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手太阳小肠经。经(火)穴。位于手腕尺侧缘,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凹陷处。布有尺神经手背支和来自尺动脉的腕背侧动脉。主治头痛目眩,耳鸣耳聋,目赤肿痛,齿痛颔肿,癫
舌尖红色,舌根黑苔。为心肾火炽,或实热灼伤阴分,可见于急性流行性发热病。急宜苦寒泻下存阴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