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。又名《痘疹全婴金镜录》、《幼科痘疹金镜录》。3卷。明·翁仲仁撰。刊于1579年,原刊本未见,现存者均为本书的增补或改订本,故名称颇多。卷数有3卷本、4卷本不一。3卷本如《痘疹金镜录真本》(又名《
即猥退风。见《医学纲目》卷十。《万病回春·中风》:“腲腿风者,半身不遂,失音不语也。”参见猥退风条。
即金蟾散第一方,见金蟾散条。
病证名。由癥瘕积聚而引起的腹部疼痛。小儿多由营卫俱虚,内则伤于乳食,血积则为癥,气聚则为瘕,停滞积久,故作腹痛。症见肚硬而胀,痛则身冷如冰,按之则痛甚,或有面黄肌瘦,腹有青筋,昼凉夜热,蒸潮无时,乳食
解剖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即黑睛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普济方》卷三百七十九。指小儿腹大而有青筋者。多因食物过饱,阻滞中焦,伤及脾胃,以致气机失运,经脉瘀阻而致腹壁青筋暴露。治宜先消除积滞,舒畅气机,用三棱散(《证治准绳》:三棱、人参、香附、青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翼首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庄绰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上。即涌泉疽焮肿有痒感者。
皮肤纹理细致。《灵枢·卫气失常》:“脂者,其肉坚,细理者热,粗理者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