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救荒本草》。为莕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薯莨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孩儿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北沙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为老鼠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即涌泉疽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选粹》卷六。由于肝经风盛所致。瘙痒剧烈,搔抓不知痛,久之手掌及指缝多生细虫。治宜内服芦荟丸,外搽蛇床子散。即疥疮。
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。即肝虚雀目内障。详该条。
书名。明·陶华撰于1445年。1卷。本书主要是根据痈疽等病证及其若干兼证制定内服和外用方共70余首以供临床参考。后薛己将本书收入《薛氏医案》中,并附按语。
病证名。见《景岳全书·妇人规》。指妇人患淋症同时夹有带下。多因房劳过度,心火妄动,脾肾俱虚,湿热下注所致。症见排尿刺痛不利,尿色多黄,淋沥不宣,小腹或胀,腰痛,并见带下量多,连绵不断等。治宜清热利湿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