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。不著撰人。约成书于公元八世纪。系敦煌出土之医学残卷。原书分若干篇,现仅存第一、二篇。首篇主论诊脉部位、三部九候、七诊、寸口诊脉法。二篇分述诊脉之轻重缓急、呼吸至数,以及弦、浮、滑、实、革、动、沉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丝瓜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喉痈之生于高位者。《咽喉经验秘传·双喉痈篇》:“……须要看他地位,在上者为元痈。”
①《增补万病回春》卷二方。①栝蒌仁、枳实(麸炒)、桔梗、茯苓、贝母、陈皮、黄芩、栀子各一钱,当归六分,砂仁、木香各五分,甘草三分。为粗末,加生姜,水煎去渣,入竹沥、姜汁少许和服。治痰结咯吐不出,胸膈作
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上半叶【介绍】:明代官吏。江苏人。因病,经医生治愈,后在官事余暇搜集古方,并汇集当地医生的医案及秘方,编成《医方集略》一书(1545年)。
五噎之一。出《诸病源候论·否噎病诸候》。其症天气阴寒时心下悸动,手足不能自温等。治用五噎丸、五噎散、沉香散。参见五噎、噎条。
病名。指生于京门穴处的痈。京门穴为肾经之募穴,故名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二十八:“京门隐隐而痛者,肾疽也。上肉微起者,肾痈也。”由肾虚不足,房劳太过,外挟寒邪所致。初起面白不渴,少腹及肋下膜胀塞满,渐至
①道家养生术语。①指人工炼造的可以服食的丹药。《隋书》:“金丹玉液,长生之事,历代糜费,不可胜纪。”②指唾液。道家认为,吞饮玉液,可以长生。②经外奇穴金津玉液穴之一。见金津玉液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上。即脑疽。见该条。
脉象。脉来如泉之涌出,浮盛而无根。《素问·大奇论》:“脉至如涌泉,浮鼓肌中,太阳气予不足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