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古苍防汤

猜你喜欢

  • 脉色合参

    切脉与望色须互相参合印证,以明病情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,……色青者,其脉弦也;赤者,其脉钩也;黄者,其脉代也;白者,其脉毛;黑者,其脉石。见其色不得其脉,反得其相胜之脉,则死

  • 五色丹

    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九。又名油肿赤硫丹、五色油丹。小儿丹毒之一。系因风毒之热及盛衰变化之不同,其丹色之改变亦异,故名五色丹。治宜大黄、芒硝、栀子、黄芩、干蓝叶、商陆各等分,为细末。水调涂,或蒴

  • 乳发

    病名。出《仙传外科秘方》卷九。即乳发。见该条。

  • 阿魏化坚膏

    见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六十四。即飞龙阿魏化坚膏,见该条。

  • 庚苍

    庚,作更;苍,苍色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阳明所至为司杀府,为庚苍。”谓运气变化中,阳明之气到来,管理肃杀收敛之气,使草木变为苍老之色。

  • 手少阴之别

    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手少阴络脉。见该条。

  • 鸳鸯草

    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鸡眼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清咽人中黄汤

    《疫喉浅论》卷下方。人中黄、豆豉、浙贝母、牡丹皮、玄参、连翘壳、金银花、木通。加白蜜一大匙,水煎服。治少阴疫喉,咽腐不利,烦满昏寐,脉细数,身热痧隐,邪未宣达,火已鸱张。若神昏加犀角;相火旺者加天门冬

  • 常毒

    指药物的气味性能不甚猛烈者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常毒治病,十去其七。”

  • 铜痧

    痧证之一。《痧症全书》卷中:“铜痧,浑身上下头面眼珠,尽如姜黄色者,邪热攻乎脾胃,而土之本色现于外也。盖脾为阴脏,己土主燥;胃为阳腑,戊土主湿,一湿一燥,湿热熏蒸,如盦面状,故发黄也。”参见痧、痧气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