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通骶。尾骶部。《灵枢·五色》:“其随而下至胝,为淫。”②皮厚。《素问·五藏生成篇》:“多食酸,则肉胝而唇揭。”
出《鸡峰普济方》。即橘皮,详该条。
即捻子的俗称。因其形如钉状,故名。见捻子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铁棒锤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三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二十二:“夫白虎风病者,是风寒暑湿之毒,因虚所起,将摄失理,受此风邪,经脉结滞,血气不行,畜于骨节之间,或在四肢,肉色不变,其疾昼静而夜发,即彻骨髓痰疼,其
见《观聚方要补》卷八。即升麻葛根汤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王好古条。
出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又名黑面叶、山夜兰、夜兰茶、青凡木、四眼叶。为大戟科植物黑面树Breynia fruticosa(L.)Hook.f.的嫩枝叶。分布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、浙江、福建等地。苦,寒,
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罗裙带之别名,详该条。
医论。医案著作。2卷。清·王三尊撰于1721年。上卷医论55条。下卷医案78则。作者认为“古人创立方书,无非为后人入道之门”,临床所见病情交错,医治应随机应变。医论中结合个人临床经验,广论辨证施治、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