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危亦林

危亦林

【生卒】:1277~1347

【介绍】:

元代著名医学家,我国古代骨伤科代表人物之一。字达斋。南丰(今江西南丰)人。曾任南丰医学教授。世代以医为业。对内、妇、儿、眼、正骨、口齿咽喉等科均有所研究,尤擅长骨伤科,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因见古代医方浩若烟海,难于检索应用,遂参考元代医学十三科目,将古代医方和家传五世积累的经验方剂分门整理,前后历时十年,于至元三年(1337)编成《世医得效方》十九卷,经江西医学提举司太医院审阅。1345年(至正五年)刊行。书中保存了大量古方以及家传有效方剂,特别在正骨科方面达到了较高的水平,如对骨折脱臼的整复,主张用乌头、曼陀罗(风茄儿)先行麻醉;创造性地采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等,这些都居于当时世界医学的前列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阳虚则外寒

    出《素问·调经论》。阳虚,指气虚或命火不足,脏腑机能衰弱,抗病能力低下而产生外寒的病证。临床表现为面色白、畏寒、肢冷、容易感冒等。

  • 渣瘤

    病名。见《外科问答》。多因饮食生冷、痰凝气阻而致。症为背、脊、手臂等处生瘤如豆,渐大如桃,无痛无痒,内有腐渣样物。即粉瘤。宜手术摘出为主。

  • 理气

    运用具有行气解郁、降气调中、补中益气作用的药物,治疗气滞、气逆、气虚的方法。气虚用补益中气药。气滞宜疏、气逆宜降,其中又分疏郁理气、和胃理气、降逆下气等。详各条。

  • 石药

    指金石类药物。古代一些养生家误以锻炼金石类药物,服食以求长生,结果常因药物中毒而羁病殒命,此类金石药物称为“石药”。《素问·腹中论》:“石药发瘨,芳草发狂。”

  • 猫蓟

    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为小蓟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

    《伤寒论》方。炙甘草二两,干姜三至四两,生附子(大者)一枚,猪胆汁半合。前三味水煎,去渣,入猪胆汁,分二次服。治霍乱吐下已断,汗出而厥,四肢拘急不解,脉微欲绝者。

  • 羌麻汤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三方。羌活、麻黄、川芎、菊花、蔓荆子、石膏、防风、前胡、黄芩、细辛、枳壳、茯苓、甘草各七分,白芷、薄荷各五分,生姜三片。水煎服。治破伤风,搐痓不已。

  • 黄色比吉经函

    藏医书。比吉·赞巴希拉著于八世纪中叶。全书以论述人体解剖测量、脉诊的技术为主,兼论多种疾病的治疗方法。此书著成后,由作者献给藏王赤松德赞,改名为《佑王长寿经》,珍藏于王宫内,已佚。

  • 气逆失血

    病证名。指呕血由气逆而致者。多因情志过分激动,肝火随气上逆而然。常伴见胸胁满痛、烦躁而渴等症。《金匮翼·诸血统论》:“气逆失血者,血从气逆,得之暴怒而厥也。经云:阳气者,大怒则形气绝,而血菀于上,使人

  • 胆主决断

    胆具有决断功能,体现在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(如大惊卒恐)的不良影响,以维持和控制气血的正常运行,确保脏器之间的协调关系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胆者,中正之官,决断出焉。”胆对其他脏腑功能具有调节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