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八。即瘖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。因七情、劳倦、饮食、酒色所伤,或病后失于调理,以致阴阳、气血、脏腑虚亏而成。虚损病可概括为气虚、血虚、阳虚、阴虚。气虚多见肺脾虚损。证见四肢无力,懒于言语,动作气短,自汗心烦。
即喉咙。俗称嗓子。详喉条。
小儿推拿方法。即合阴阳。见《陶朱公致富全书·卫生至要》。详和阴阳条。
锁子骨的别名。详拄骨条。
指颈的后部。《素问·刺热论》:“肾热病者,……热争则项痛而强。”
即恬惔。详恬惔虚无条。
见濯之《胎产须知》。古时临产时的注意事项。一忌用力太早,二忌曲身坐卧,三忌惊忧,四忌不饮食,五忌锁闭(门窗紧闭)。
【介绍】:唐代女道士、医家。撰有《胡愔方》2卷,又撰《黄庭内景五脏六腑图》1卷,已佚。
稸同蓄。饮食积滞,腹中胀满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太阴所至为稸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