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攒竹,见该条。
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。即涕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为薏苡仁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十四世纪【介绍】:明代道士兼医家。江西赣县人。幼年出家,在祥符宫当道士,通医药。洪武二十年(1387年)受召于朱元璋,号高尚。永乐年间(1403~1424年)随皇帝到北京。仁宗时,号“长寿真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撰有《证辨伤寒论》一卷、《明医显微论》一卷,均佚。
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
书名。8卷。明·张吾仁撰。张氏以仲景学说为主,旁参诸家学术经验撰成此书,后由其孙张于乔录编,刊于1666年。本书详论伤寒、类伤寒以及和伤寒有关的多种病证的证治;选方比较广泛,颇多经验之谈。但对于病证的
病名。出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六。即五色丹。见该条。
①即尿。《灵枢·五癃津液别》:“水下留(流)于膀胱,则为溺与气。”详尿条。②沉溺的意思,如沉于水而死亡的称溺毙。
见针灸全生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