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闽东本草》。为荠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灵枢·官针》。即出针。
小儿夏季感受暑邪而引起的病证,见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。暑为阳邪,故感暑而病者,可见高热口渴等;暑邪有升散的性质,所以侵人则使腠理开而多汗。汗出太多,则气亦随之消耗,气耗轻者,使人少气,倦怠;
出《素问·调经论》。指神、气、血、形、志五者邪气有余。神有余则笑不休,气有余则喘咳上气,血有余则怒,形有余则腹胀、二便不通利,志有余则腹胀、飧泄。神、气、血、形、志为五脏所藏,其有余,实质是指五脏之邪
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即丝瓜络,详该条。
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。详十三指形条。
腰痛之一。又称痰注腰痛。见《丹溪心法·腰痛》。详痰注腰痛条。
出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。寸脉属阳,尺脉属阴,两部之脉俱浮。可见于风温病外热已盛,而误用辛温发汗,津液受伤,致使热邪内外充斥,故脉见浮洪。
【介绍】:见杨文修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牛角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