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鹿茸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西汉时医家。为齐王侍医,讲究服食之道,后因服食致死。
病名。瘟疫的一种。见《医方考·大头瘟》。又名大头风、大头痛、时毒、大头伤寒、虾蟆瘟、捻头瘟、大头天行、疫毒等。指以头面部红肿为特征的疫病。多因天行邪毒侵及三阳经络所致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瘟疫源流》:“大
见《伤寒标本心法类萃》卷下。即益元散第一方,见益元散条。
【介绍】:北宋药学家。生平不详。撰《本草辨误》1卷,已佚。
证候名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膀胱寒,小便数,漏精稠厚如米白泔。”
病证名。指阴虚精亏血少所致的眩晕。《杂症会心录·眩运》:“如纵欲无节而伤阴,脱血过多而伤阴,痈脓大溃而伤阴,崩淋产后而伤阴,金石破伤,失血痛极而伤阴,老年精衰,劳倦日积而伤阴,大醉之后,湿热相乘而伤阴
出清·吴鞠通《解儿难》。即本脏自病痉。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为管仲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三方。犀角。用竹沥二合磨浓汁,量儿大小,分减服之,日三至四次。治小儿心热,惊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