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包煎

包煎

煎药法之一。一般对有毛的植物药如旋复花等须用布包煎,以免其毛刺激咽喉引起咳嗽;又如对过小的子仁(如苏子车前子等)亦宜包煎;有些散剂丸剂、核仁捣泥等与饮片同煎,为了防止药汤浑腻难服,亦可包煎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肺虚热证

    劳热之一。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虚损劳瘵源流》:“肺热,轻手即得,略重全无,肺主皮毛也。日西尤甚。必兼喘咳洒淅,善嚏,善悲,缺盆痛,胸中及肩臂皆痛,脐右胀痛,小便数,皮肤痛及麻木。”治

  • 户门

    七冲门之一。古人谓消化系统有七个要冲,齿牙如门户,称为户门。《难经·四十四难》:“唇为飞门,齿为户门。”

  • 桃仁红花汤

    《痧胀玉衡》卷下方。又名三十六号益象方。桃仁(去皮尖)、红花、苏木各一钱,青皮八分,乌药四分,独活六分,白蒺藜(去刺,捣末)一钱二分。水煎服。治痧症血结不散。

  •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

    见订正金匮要略注条。

  • 中毒性痢疾

    是一种具有强烈的传染性疾病。临床以发病急骤,高热,昏迷,抽搐,开始多无脓血便为其特征。多发于夏秋两季,常见2~7岁小儿。由于疫毒之邪从口而入,湿热蕴伏肠胃所致。可出现邪毒旺盛的闭证,同时又可伴随正气虚

  • 双锁口痘

    病名。指痘疮面部俱稀,口角独有,色黑而大,两口角生者为双锁口痘。由痘疮邪毒薰灼所致。治宜解毒托邪。可选银翘散、黄连解毒汤、凉膈散等加减。

  • 摩脐法

    小儿推拿方法名。《推拿指南》:“摩脐法,此治腹痛便结,……用右掌心向上下左右按而摩之。”

  • 宛陈则除之

    针灸治疗法则。凡外伤瘀积、丹毒以及其它原因引起的瘀血凝滞等病症,可用针刺或三稜针放血或刺络拔罐法等治疗。《灵枢·小针解》:“宛陈则除之者,去血脉也。”张景岳注:“宛,郁同。陈,积也。除之去其滞。”

  • 羊筋痧

    痧证之一。指病处白毛积聚如筋。《痧症全书》卷中:“羊筋痧,腹胀混身板痛,此二症胸前或腰背,用小针穿皮挑出筋毛自愈,只拣疼处看有毫毛聚起者便是,药用涤痧丸,普济消毒饮。”

  • 清热解暑

    用清热药结合解暑药治疗外感暑热的方法。临床表现头痛、身热、有汗、烦渴、小便黄赤,苔薄而黄,脉浮数等。常用药如鲜荷叶、扁豆花、青蒿、香薷、金银花、连翘、芦根、黄连等代表方如黄连香薷饮、新加香薷饮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