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劳宫

劳宫

经穴名。代号PC8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别名五里掌中鬼路。属手厥阴心包经。荥(火)穴。位于掌心横纹第二、三掌骨之间。屈指握拳时,当中指尖下是穴。一说“在掌中央横纹动脉中,屈无名指指头着处即是穴”(《太平圣惠方》)。布有正中神经的第二指掌侧总神经和指掌侧总动脉。主治昏迷晕厥中暑呕吐心痛癫狂,痫症,口舌生疮,口臭,鹅掌疯等。直刺0.3~0.5寸。艾炷灸3壮;或艾条灸3~5分钟(图70)。

图70

猜你喜欢

  • 许宗道

    【介绍】:见许宏条。

  • 吐痧

    痧证之一。指患痧兼有入水即吐者。《痧症全书》卷中:“吐痧,汤水入口即吐,研伏龙肝泡水澄饮即定,药亦以此水煎,用金四方。”

  • 丫痈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十九。即手丫发。见该条。

  • 采艾编翼

    书名。3卷。清·叶茶山撰。刊于1805年。这是一部灸、药并用的著作。卷1主论经络、腧穴及灸法总论;卷2治症综要,为多种疾病的灸法并配合药物治疗,其中介绍了很多民间经验方;卷3肿疡主治类方,为治疗外科病

  • 舌神

    舌诊内容之一。表现在舌质的荣枯,荣是红润鲜明,活动灵敏,表示津液足,生机好;枯是晦暗干瘪,失却灵活,表示津液竭,病情重。曹炳章《辨舌指南》:“荣润则津足,干枯则津乏。荣者谓有神。神也者,灵动精爽,红活

  • 李念莪

    【介绍】:见李中梓条。

  • 素问悬解

    书名。清·黄元御撰注。13卷。成书于1755年。本书将《素问》的主要内容分为养生、脏象、脉法、经络、孔穴、病论、治论、刺法、雷公问、运气十类,重予编次,并通过调整各篇文字将原散佚的《刺法论》和《本病论

  • 黄昏

    指戌时。详十二时条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日中至黄昏,天之阳,阳中之阴也。”

  • 石竹子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岩笋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通瘀破结

    同破瘀消癥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