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即发于肩及上臂的附骨疽。《灵枢·痈疽篇》卷九:“发于肩及臑者,名曰疵疽。其状赤黑,急疗之。”参见附骨疽条。
【介绍】:见洪金鼎条。
症名。指急欲大便而又排便不畅的窘迫感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暴注下迫,皆属于热。”《类经·疾病类》:“下迫,后重里急迫痛也。”参见里急后重条。
病名。出明·倪维德《原机启微》。即旋螺突起。详该条。
类中风病证之一。怒则气上,因暴怒则肝气上逆,血随气溢而引起的类中风证。
见《浙江中药资源名录》。为鹅脚板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十一世纪【介绍】:北宋医家。仁寿(今四川仁寿)人。后弃儒习医。1064~1067年(治平年间)作《注难经》5卷,已佚。
病名。见《中医临证备要》。即痱疮。详该条。
①运气术语。为六气施化之一。少阴的热气加于受少阴(火)所克的阳明(金)而为热化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夫六气之用,各归不胜而为化……少阴热化,施于阳明。”②伤寒少阴病的病理变化。少阴病多阳气虚寒证
研制方。见《新编中成药手册》。熟地黄、肉苁蓉(蒸)、女贞子(盐制)、骨碎补、淫羊藿、鸡血藤、莱菔子(炒)、狗脊(盐制)、牛膝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每丸3克,每服一丸,一日三次,温开水送服。功能补肾强骨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