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血柔肝
即柔肝。详该条。
即柔肝。详该条。
出《证治要诀》。即鳖甲,详该条。
又名实女。①指阴道狭窄,或兼有子宫发育不全者。明·万全《广嗣纪要·择配篇》:“阴户小如筋头大,只可通,难交合,名曰石女。”②指一生无月经的女子(《郑氏女科》)。
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。详十三指形条。
见《本草从新》。为紫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即直肠泻。见《杂病广要·泄泻》:“日夜频并,饭食直过者,名曰刮肠。又《灵枢》所谓洞泄,《仓公传》迵风,皆此证也。”详见直肠泻条。②指粪便排出粘稠物。因似从肠中刮出,故名。《证治要诀》卷二:“又
见金匮要略编注条。
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为秋枫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古今医鉴》。指痘疮贯脓,又名灌浆,灌脓。凡痘疮七、八、九日渐贯脓,脓水之盈亏,视气血之盛衰而定。气血充盈者,易脓易痂;气血不足者,毒不成浆,气不胜者,则毒内陷,出现五陷等现象。《医宗金鉴·痘疹心法
①指腧穴。因穴位与脏腑经络之气相通,故名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气穴之处,游针之居。”参见腧穴条。②经穴名。代号KI13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胞门、子户。属足少阴肾经。冲脉、足少阴之会。位于腹正中线脐
病证名。见《叶氏女科证治》卷二。指孕后血聚养胎,阴血不足,或因气怒痰阻气血,而致手足不举,体用不遂的病症。《叶氏女科证治》:“妊娠手足不能举动,乃痰闭气血也,宜乌药顺气汤(乌药、僵蚕、川芎、白芷、陈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