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松笔头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熊运英条。
出《药性类明》。即栝楼子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为白膜蔽睛之俗称,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暴聋。《卫生宝鉴》卷十:“夫卒耳聋者,由肾气虚为风邪所乘,搏于经络,随其血脉上入耳,正气与邪气相搏,故令耳卒聋也。”详暴聋条。
指气候寒凉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大凉反至……火气遂抑。”
手足指(趾)的第二节。手足大指(趾)无此节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肉豆蔻之别名,详该条。
用宣肺或升提的方法通利小便的一种借喻。肺与脾肾三焦膀胱等脏器分司水液代谢,维持水道的通调。肺主气,为水道的上源,在肺气闭阻,肃降失职,影响其他脏器的气化失司的情况下,可出现喘促胸满、小便不利、浮肿等症
见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为萆薢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