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瓜蒌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栝楼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栝楼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骨名。眉棱骨的简称。详该条。
又称缓下。用于不宜峻下的肠燥津枯的病证。如老年人肠燥便秘或习惯性便秘,以及孕妇或产后便秘,采用的药物多属甘平而润滑,如火麻仁、郁李仁、蜂蜜等。又如大肠热结而津液枯燥的便秘,则用滋阴增液的药物,如玄参、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大全》。即中府。见该条。
《医学心悟》卷三方。大黄(酒炒)、巴豆(去壳,去油)、干姜各一钱。研细,姜汁为丸如黄豆大,每服五至七丸,用姜汤化下。若服后泻不止者,用冷粥饮之即止。治中食,胸高满闷,用吐法不效者。若昏晕不醒,四肢僵硬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婴儿出生12小时后,不能吮乳。原因颇多,由于元气不充,脾胃虚寒或秽热郁积者为常见。其症息弱声低,无力吮乳者,宜培补元气,先进独参汤,继进四君子汤;面自肢冷,曲背啼哭而不吮
自我推拿方法。即浴面法。《诸病源候论·时气候》:“摩手掌令热,以摩面从上下二七止,去肝气,令面有光。”
见《闽南民间草药》。为冰糖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疡医大全》卷三十八。即蛭食。详该条。
见《东北植物药图志》。为白藓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幼幼集成》。即结舌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