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偏对口疔

偏对口疔

病名。见《治疔大全》。疔疮生于颈后颈椎旁者。证治见疔疮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因极一病源论粹

    见三因极-病证方论条。

  • 章虚谷

    【介绍】:见章楠条。

  • 猪母刺

    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刺苋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腹屈

    见腹结条。

  • 小指

    ①手的第五指,即末指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小肠手太阳之脉,起于小指之端。”②足的第五趾,即末趾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膀胱足太阳之脉,……从后廉下合腘中,以下贯踹内,出外踝之后,循京骨至小指外侧。”

  • 宣成公

    【介绍】:唐代医家。撰《太和济要方》五卷。宋·庞安时曾引用“唐大和年(827~840年),徐氏撰《济要方》”,年属大和,疑即此书。

  • 黄喇嘛

    见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。为黄蓬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丹溪纂要

    见丹溪先生医书纂要条。

  • 挛节

    证名。指骨节拘挛。为骨痹之外证。《素问·逆调论》:“病名曰骨痹,是人当挛节也。”《圣济总录》卷二十:“肾脂不长,则髓涸而气不行,骨乃痹而其证内寒也。……外证当挛节,则以髓少而筋燥,故挛缩而急也。”参见

  • 秦皇士

    【介绍】:见秦之桢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