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病名。见《圣济总录·积聚门》。即贲豚。积气因发作部位不同,可见气逆冲心满闷,或见膀胱切痛,上冲腹胁满痛,上下攻走疼痛等证。治宜槟榔散、四味丸、天雄散等方。参见贲豚条。
①病名。指因中风而失音不语者。《千金要方》卷八:“中风大法有四:一曰偏枯,二曰风痱、三曰风懿,四曰风痹。”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十九:“风痱,身体强直,口噤不能言。”②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治风痱不能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缬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膜原。《灵枢·岁露论》:“其内搏于五脏,横连募原。”详膜原条。
见明·黄省曾《种芋法》。即芋头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即赤炎疮。详该条。
见《河北药材》。为拳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周礼》。瘙痒疥疮一类疾病的总称。
眼科手术器械。见《目科正宗》。长约二寸余,钢铁制造(见图104)。用以钩割攀睛胬肉、膜、翳等。图104
太阳经证之一。详太阳中风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