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伤寒论

伤寒论

书名。10卷。东汉·张机撰。约成书于三世纪初。本书是作者原撰《伤寒杂病论》16卷中有关伤寒病证为主的部分。原书曾经魏晋时王叔和整理,1065年复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订而成。现存较早的有明·赵开美影宋刻本《伤寒论》(简称“宋本”)和金·成无己注本《注解伤寒论》(简称“成本”)两种刊本。全书22篇,除重复外,共397法,113方。内容主要以六经(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)辨证为纲,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审证大法和立方用药规律,以条文形式作了较全面的论述。此外,书中还有平脉法、辨脉法、伤寒例、痉湿暍、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等病的证治和汗、吐、下等治法的应用范围与禁忌症。较系统全面地总结了汉代以前对急性热病诊治的丰富经验,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。由于作者“勤求古训,博采众方”,注重理、法、方、药的契合,选录的方剂又多实用有效,故本书不仅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,并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,具有深远的影响。宋代以后注释或研究《伤寒论》的著作很多,有助于对原著的学习和参考。本书现有多种刊本和注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放痧法

    又名刺痧法。主治实热痧毒深入血肉中,有青筋、紫筋现于肘弯、腿弯者。用消毒三棱针于曲池、委中直刺或斜刺,放出紫黑血,使痧毒有所泄,然后根据痧症用药。若未现痧筋者,可用手蘸水拍之即现。余如手足十指尖或指背

  • 红苓蔃

    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荷苞花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增订达生篇

    见六种新编条。

  • 川五味子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即南五味子,详该条。

  • 翠蝴蝶

    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鸭跖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蛊毒病

    病名。指中蛊毒所致的多种病候。包括射工病、沙虱病、水毒病、蛇蛊、蜥蜴蛊、虾蟆蛊、蜣螂蛊等。《诸病源候论·蛊毒病诸候》:“凡蛊毒有数种,皆是变惑之气。……凡中蛊病,多趋于死,以其毒害势甚,故云蛊毒。”《

  • 竹蒿草

    见《岭南科学杂志》。为笔仔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黑夜睛明症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即黑夜精明证。详该条。

  • 小五爪龙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五爪金龙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下牙床骨

    即下颌骨的齿槽突。载附下颌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