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伤寒指掌

伤寒指掌

书名。4卷。清·吴坤安撰于1796年。吴氏所说的伤寒,包括伤寒和温热二类病证。本书辨析伤寒、温热病证治,伤寒推崇王宇泰喻嘉言柯韵伯等;温热悉遵叶天士薛生白学说。条理清楚,论述颇精。卷1辨类伤寒及三阳经;卷2述三阴经及瘥后诸病;卷3论伤寒变症;卷4列伤寒类症。吴氏原作后经邵仙根于正文后增写评语,多系经验之谈。又晚清何廉臣曾将本书略予删改,改名《感证宝筏》刊行。1957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按吴氏原著,邵氏评批本出版排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八段锦导引法

    气功功法。一般有内外两种,此指内八段锦。《遵生八笺》所载功法为:“闭目瞑心坐(安心盘跌而坐),据固静思神。叩齿三十六,两手抱崑(两手交叉在颈后数九息不令耳闻)。左右鸣天鼓,二十四度闻(将两手移向两耳从

  • 张聿青

    【介绍】:见张乃修条。

  • 髓孔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大迎。见该条。

  • 丛毛

    即聚毛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肝足厥阴之脉,起于大指丛毛之际……。”见聚毛条。

  • 败血冲胃

    产后三冲之一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一:“败血上冲有三,……若闷绝呕恶。腹满胀痛者曰冲胃,……用平胃加姜桂,往往获效。不应,送来复丹。呕逆,腹胀,血化为水者,金匮下瘀血汤。”

  • 劳风

    病证名。指劳力伤风所致的咳嗽。《素问·评热病论》:“劳风法在肺下。其为病也,使人强上冥视,唾出若涕,恶风而振寒,此为劳风之病。……咳出青黄涕,其状如脓,大如弹丸,从口中若鼻中出,不出则伤肺,伤肺则死也

  • 山练草

    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四方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两仪

    易学术语,出《易·系辞上》。指由太极之气而分生的阴阳二气,参见“太极”条。

  • 脓见消

    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雾水葛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耳眩

    指耳屏的软骨。在外耳门前侧,左右各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