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传信适用方

传信适用方

方书名。2卷(又有4卷本,内容同)。宋·吴彦夔辑。刊于1180年。作者选辑当时医案或民间所传的效方,大多附记医方的传者姓名及治验记录。内容包括诸风、感冒中暑心痛等各科三十余类病证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传化

    指五脏疾病的传变和转化。有按五脏生传化者,有不按这一规律传化者。根据不同的病因、体质等因素而异。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:“然其卒发者,不必治于传;或其传化有不以次,不以次入者,忧、恐、悲、喜、怒,令不得

  • 瘀血流注

    流注病的一种。因跌扑损伤,或产后恶露未尽,瘀滞经络,湿热毒邪乘虚而入,结而为肿,形成本病。初起局部肿胀,触之坚痛,皮色微红或青紫;继而皮色焮红灼热,并可向周围蔓延,伴有恶寒发热,骨节疼痛等症。久后成脓

  • 埋藏疗法

    即埋植疗法。见该条。

  • 证治要诀类方

    方书名。4卷。明·戴元礼撰。撰年不详,约刊于1443年。本书取《证治要诀》中各门病症所引诸方,分为汤、饮、散、丸、丹、膏六类,简要地说明其主治、配伍及服用法等。1955年商务印书馆将此书与《证治要诀》

  • 少阴厥

    六经厥之一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叙厥论》:“口干,溺赤,腹满,心痛,名少阴厥。……考其厥因,多以不胜乘其所胜,气不得行,遂致于逆。”参六经厥、厥证条。

  • 五果

    指枣、李、杏、栗、桃等五种果实。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:“五果为助。”

  • 恶子

    见《产宝百问》。即恶阻。详该条。

  • 首乌散

    《揣摩有得集》方。何首乌一两,当归五钱,炒川芎、生地黄、土茯苓各三钱,防风、连翘、乌梅肉各一钱,土贝母一钱半,肉桂、附子各五分。为粗末,加竹叶、灯心,水煎服。治肾虚牙痛,两腮俱肿,饮食不能下咽。

  • 注市

    ①经外奇穴名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一切疰无新久,先仰卧,灸两乳边邪(斜)下三寸,第三肋间,随年壮,可至三百壮。又治诸气神良。一名注市。”近代《中国针灸学》称疰布。位于胸侧部,腋中线上,当第七肋间隙处。

  • 郑奇

    【介绍】:北宋医家。任翰林医官院副使。982年(太平兴国七年)参加宋政府集体编修的《太平圣惠方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