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伏寒喉痈

伏寒喉痈

病名。多由寒邪内伏,郁于肺系,复感时邪而发。症见喉间红肿或带紫色,脉不浮数(《病源辞典》)。治宜温散寒邪。方可选用荆防败毒散加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十脉

    三十种脉象。出滑寿《诊家枢要》。即浮、沉、迟、数、虚、实、洪、微、弦、缓、滑、、长、短、大、小、紧、弱、动、伏、促、结、芤、革、濡、牢、疾、细、代、散脉。

  • 隔盐灸

    间接灸之一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用炒过的细净食盐填至略高于脐孔,上置大艾炷施灸(如患者脐孔不是凹形者,可用湿面条围敷脐周,中纳食盐施灸),具有回阳固脱,温补下元的作用。适用于中风脱症,虚寒腹痛,霍乱(非真

  • 伤寒活人指掌

    见伤寒图歌活人指掌条。

  • 营池

    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别名阴阳。位于足内踝下缘前、后之凹陷处,每侧二穴,左右计4穴。主治月经过多,赤白带下。直刺0.2~0.3寸。艾炷灸3~7壮;或艾条灸5~15分钟。

  • ①(zhāng)。①亢盛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阳气者,烦劳则张,精绝。”②张开。《灵枢·本输》:“痿厥者,张而刺之,可令立快也。”③布列,开阔平满之意。《灵枢·五阅五使》:“五官已辨,阙庭必张。”

  • 玉环煎

    《医醇賸义》卷三方。玉竹、沙参、蛤粉各四钱,羚羊角一钱五分,麦门冬、贝母各二钱,石斛、栝蒌皮各三钱。水煎,加梨汁半杯,冲服。治肺热,咳嗽微喘,肌表漫热,口燥咽干。

  • 偏漏

    病证名。指白睛生漏的证候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漏生在气轮,金坚而位旁,为害稍迟,故曰偏漏。其流如稠浊白水,重则流脓,久而失治,水泄膏枯,目亦损矣。”

  • 颠簸法

    推拿方法名。病人俯伏,取膝肘或膝掌体位,并加大肘膝间的距离,充分暴露下腹。先作腹部按摩,使病人适应操作,然后双手合抱或平行置于病人腹下,托起腹部,再予突然放松,反复进行,逐渐加大幅度。重点在脐部或脐下

  • 大肠虚冷

    即大肠经虚寒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阳虚者,手阳明经也。病苦胸中喘,肠鸣虚渴,唇干目急,善惊泄白,名曰大肠虚冷也。”

  • 高志斋

    【介绍】:见高士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