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嗌,亦作咽(《甲乙经》)。咽部的脉络。
金代医官职称。系太医院中的一种官职。参见太医院条。
古代两点论运用于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。详阴阳条。
病名。①系指口内或牙龈上肿起色紫黑其形如菌者,多由火盛血热并兼气滞所致。口菌生于口内或牙龈肉上,肿起形如覃或如木耳,色紫黑(《重楼玉钥续编》)。治宜泻火解毒、消肿散结。可选用赤芍、丹皮、黄芩、瓜蒌、枳
即犀黄丸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张琦条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。即代指,见该条。
变生寒性疾病,出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:“此春气之应……逆之则伤肝,夏为寒变,奉长者少。”《类经》一卷注:“春失所养,故伤肝,肝伤则心火失其所生,故当夏令则火有不足,而寒水侮之,因为寒变。寒变者,变热
见《中药大辞典》。为松笔头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手丫发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