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东医宝鉴》卷一。指老花眼,参见该条。
见《伤寒直格方论》条。
病名。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二:“齿虫,是虫食于齿。”即牙虫。详该条。
见《山西中草药》。为五灵脂之简称,详该条。
明代官名。为惠民药局所设之官职,仅次于大使。参见惠民药局条。
见薛立斋·《女科撮要》。即临产。详该条。
见推拿秘书条。
证名。指口唇萎废。可由瘀血内停所致。《金匮要略·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》:“病人胸满,唇萎、舌青、口燥,但欲漱水不欲咽,无寒热,脉微大来迟,腹不满,其人言我满,为有瘀血。”亦可见于脾气衰竭者。《
指痰热壅阻于肺,发生喘咳的病理。多由外邪犯肺之后,郁而化热,热伤肺津,炼液成痰,痰与热结,壅阻肺络所致。症见发热、咳嗽、痰鸣、胸膈满闷,咯黄稠痰或痰中带血,甚则呼吸迫促、胸胁作痛,舌红苔黄腻,脉滑数。
医论著作。清·宝辉撰于1901年。作者指出寒、温、疫三病的治法,金、元诸家均有所偏,遂总括有关重点问题18条予以辨析。文字简要,所附《游艺志略》为作者与其师友的医理问答。此书收入《珍本医书集成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