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本治法。指疾病比较轻浅的,用药可兼顾主症,兼症,或标病、本病同时治疗。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》:“间者并行。”
书名。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5卷,作者陶氏(阙名),已佚。
见《集验简易良方》卷一。即蟾酥丸第六方,见蟾酥丸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即胎前阴门肿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帝钟,悬雍垂之别名。系指悬雍垂红肿疼痛或腐溃。《杂病源流》卷二十四:“悬雍谓之帝钟,其肿而垂下,有长数寸者,名帝钟风。”即帝中风。参见该条。
针灸治疗法则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邪气壅盛,正气未衰,属实证者,针刺时可用泻的手法治疗。详针刺补泻法条。此原则亦用于方药治疗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水田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指泄泻而腹满的病症。参见泄泻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邵三山条。
出《山西通志》。为金莲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