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丝瓜网

猜你喜欢

  • 手臂痛痧

    痧证之一。《痧胀玉衡·手臂痛痧》:“手臂有痧,攻及脏腑者为紧痧,不攻脏腑者为慢痧。慢痧之症,惟刺手臂,紧痧之症,兼服痧药。”参痧条。

  • 脚气伤寒

    病证名。见《惠直堂经验方·伤寒门》。症见两跗忽然红肿,因而发热,两胫俱浮作痛等。由感染湿热,先从下受,治宜消其湿热,从膀胱下行,则身热自退,可用顺导汤等方。参见脚气条。

  • 烂喉痧方

    见《金匮翼》卷五。即锡类散,见该条。

  • 花叶细辛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花叶矮沱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滞颐

    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八。指小儿口内流涎,浸渍两颐。脾之液为涎,脾开窍于口,小儿脾气虚弱,固摄失职或脾胃蕴郁湿热,上蒸于口而致。脾气虚弱者,口角流涎清稀,面白唇淡,治宜温补脾气,用益黄散或温脾

  • 血脏

    见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。即胞宫。详该条。

  • 丹疽

    病名。出《枕藏外科钞》。即涌泉疽,见该条。

  • 偏经

    见庄复严《妇科百辨》。即经行便血。详差经条。

  • 痧书

    见痧症全书条。

  • 汛期

    见《赤水玄珠》。指经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