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上寒下热

猜你喜欢

  • 香蒿

    出《说文》。为青蒿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陷睛翳

    病证名。目内陷“俗名陷睛翳,乃肾水绝矣”(清·王子固《眼科百问》卷下)。详目内陷条。

  • 鸡距子

    见《苏沈良方》。为枳椇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橡皮草

    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金边兔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腐皮遮睛

    病证名。清·严景芬《目科捷经》卷二:“目睛上覆盖一层如豆腐皮,然不疼不痒,其皮干硬无津,极厚,……点药不化,服药无力。”类今之结膜实质性干燥症。

  • 水胡豆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睡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小香返生丹

    即十香返魂丹,见该条。

  • 环项发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四。又名落头痈。因发于颈项之周围,故名。见症因初发部位不同而异。发于哑门穴下者,多发寒热,拘踡,闷乱,纳少;如颈项俱肿者,乃毒流少阳,多险症。治同有头疽。

  • 暑中阴邪

    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三十九。即阴暑。详该条。

  • 体位

    针灸术语。指针灸取穴或施术时患者躯体所采取的位置。《标幽赋》所载的“或伸屈而得之,或平直而安定”,即指此而言。体位一般分坐位、卧位和立位三种,详见各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