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指痢疾之随食随痢者。清·陆子贤《六因条辨》:“伏暑痢色如冻,杂如水谷,肛垂里急,随食随痢,完谷不化,此直肠痢也。”治宜温脾涩肠为主,如桃花汤、赤石脂禹余粮丸、补中益气汤等方。参见痢疾条。
出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八。即阴挺。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野生植物志》。为鹿角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详润下条。
见近时十便良方条。
病证名。见清·佚名《异授眼科》。即瞳神散大。详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竹沥,详该条。
泛指肺肾两脏同时出现的虚证。有肺肾阴虚与肺气虚、肾阳虚之别,多属久病耗损肺肾两脏所致。肺气虚、肾阳虚,可见咳嗽、气短、自汗、畏寒、肢冷,或见浮肿。治宜温补脾肾或补肾纳气。肺肾阴虚,可见咳嗽、盗汗、五心
病名。见《一草亭目科全书》。即胬肉攀睛。详该条。
出《开宝重定本草》。为柽柳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