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Lóng

龙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出自舜时纳言龙之后。龙氏,舜帝时大臣。纳言是古代官名,他的后代以龙为姓氏。二是传说源自御龙氏之后。尧的后代刘累,因有驯化龙的本领,深受夏帝的赏识,被赐氏为“御龙”,其后裔有以龙为姓氏的,即为龙姓。三是传说源自豢龙氏之后。相传董父,精于饲龙,以畜养龙而被舜赐姓“豢龙氏”,他的后代有以龙为氏的,即为湖北龙氏。四是出自牂牁(治所在今贵州)大姓。西汉时的牂牁大姓中有龙姓一族。

龙氏分布广泛。约在汉朝时期,龙姓主要繁衍于今甘肃和湖北、湖南境内及山西、河北、河南、山东间地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中原龙姓为避战乱而渡江南迁。宋、元时期,龙氏开始了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南迁,使得南方龙姓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北方。从龙氏发展迁徙过程体现出北方龙氏与南方各族相融,也体现着少数民族龙氏与汉族及其他各民族相融。今日龙氏尤以湖南、四川、广东、江西等地为多。

龙姓历史人物有龙且,项羽帐前第一猛将。少时跟随项梁、项羽起兵,与项羽情若兄弟,每战皆亲身奋勇杀敌,深得项羽信任。后在齐国由于大意轻敌,误中韩信水淹之计,最后力战不胜而死。龙太初,宋代诗人,他在拜见王安石时,作《沙诗》一首,深得王安石赏识,引为上宾。

龙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百五十六位。


舜纳言龙之后,或曰出于御龙氏。(见《广韵》)

龙氏,舜臣也,龙为纳言,子孙以名为氏。又董父,己姓,以能畜龙,故氏为豢龙氏。今望出天水,武陵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名为氏》)

牂牁大姓有龙氏。(见《华阳国志》)

且弥王、焉耆国王均龙姓。(见《北史》)

▲<汉>龙述,京兆人,零陵太守。<宋>龙太初,诗人。<清>龙为霖,成都人,潮州知府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hé【源】①春秋时齐地,以地为氏,见《路史》(60)。②为阖姓所改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 【望】汝南(418)。 【布】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 【人】盍著,

  • 蒲衣

    读音:Púyī【综】上古尧之师曰许由,许由之师曰啮缺,啮缺之师曰王倪,得道羲(伏羲)、农(神农)之间,黄帝曾问道要于王倪。王倪之师为蒲衣,见《庄子》(17,62,63)。当以名为氏。亦即〔被衣〕(17

  • 读音:Yì现行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泸水有分布。傈僳族姓氏。泸水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蒋闾

    读音:jiǎng lǘ当以闾多菰蒋,遂为氏,如蒲圃氏之类,亦或秦公子将闾之后,讹为蒋闾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
  • 读音:Tā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

  • 永歐

    读音:Yǒng’ōu【综】 佤族姓。以祖名为姓,亦作〔羊欧〕(160),世居云南西盟(158,159,160,161)。

  • 读音:Xū/Shiu,Syu,Hsu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9,15,17,21)。②北匈奴有虚渠,是虚为匈奴姓(60,62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四川成都、湖北武汉(9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

  • 读音:Mái【源】西夏人姓(96)。 【人】埋也己,西夏党项首领(436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湖南之冷水江有分布。此姓系冷水江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; 《姓氏词典》 引《宋史》亦收,注云: “宋有

  • 读音:Féng【源】 ①系自归姓。春秋时郑大夫冯简子之后,见《世本》(4,11,21)。②系自姬姓。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,支孙食采于冯城(故城在今陕西大荔),因以为氏(9,11,12,17,60)

  • 烏蘇各特

    读音:Wūsūgětè【综】 清蒙古镶红旗中有乌苏各特氏(259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