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門
读音:Lùmén
【源】 鹿门,春秋时齐国之城门,以所居为氏,如桐门、雍门之类(11,60,62)。【人】 鹿门稷,春秋齐桓公时小臣(11,26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鹿门,齐城门。……以所居为氏,如桐门、雍门之类。”
《韩非子》有鹿门·稷。
【源】 鹿门,春秋时齐国之城门,以所居为氏,如桐门、雍门之类(11,60,62)。【人】 鹿门稷,春秋齐桓公时小臣(11,26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鹿门,齐城门。……以所居为氏,如桐门、雍门之类。”
《韩非子》有鹿门·稷。
读音:Bōhuòlètú【综】 清镶蓝旗蒙古领催伊哈讷之妻为玻霍勒图氏(260)。
读音:Rǎo【源】扰龙氏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亦见《潜夫论》(63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甘肃之酒泉有分布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据《姓觿》注
读音:Fá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蘩即白蒿,初生可食,亦可入药,称茵陈。疑即以草名为姓。)
读音:Móshǐ【综】彝族姓。四川雷波有此姓(132,208)。
读音:Xiāngdáchán【综】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香达禅氏(256)。
读音:Tūbódǎi【源】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秃伯歹氏(130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图卜岱〕(24)。元代 “色目人” 姓氏。为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;
读音:Jiālè【综】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Xī/Shyi,Syi【源】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
读音:Píng’ān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读音:Sàěrtún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敖汉(23,63)。【人】萨尔屯珲锦,清镶黄旗人,世居敖汉,崇德中归清,授骑都尉(23)。亦作萨尔图珲津(72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