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鮮于

鮮于

读音:Xiānyú

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。周武王封殷后箕子于朝鲜,支子仲食采于,子孙因合鲜于为姓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2,17,60)。②定州鲜于氏,出自春秋时狄国鲜虞之后(60,70)。【变】 后有改姓鲜氏者(70),李氏者(21)。【望】 太原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上海、辽宁沈阳(91)、台湾基隆(68,261)、湖北宜都、新疆乌鲁木齐、内蒙古呼和浩特、四川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鲜于褒,东汉时上谷人,京兆尹(70)。鲜于枢,元时渔阳人,至元中官浙江行省都事,后官太常寺典簿(61)。


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北京、上海、辽宁之沈阳等地有分布,汉族、朝鲜族有此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并注其源: ①其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云: “系出子姓。殷后。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,支子食采於于,子孙因合 ‘鲜’ 、‘于’ 为氏。” ②其据《魏书》 注云:“定州丁零亦有鲜于氏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称: “丁零,我国古民族名,汉代丁零主要分布于今贝加尔湖以南地区。两晋南北朝时,在今山西、河北境内有定州丁零、中山丁零、北地丁零等。” 又,“丁零”,或为铁勒之别译,北魏称“高车”。

汉代有鲜于文宗; 又有鲜于辅,度辽将军; 唐代有鲜于仲通,剑南节度使; 元代有鲜于枢,渔阳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Lí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辛集、山西之临汾等地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Chù【源】 商纣王之臣左师曹触龙之后(60,62)。【望】 齐郡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触龙,一作触詟,战国时赵国左师(17,62)。触舒祺,触龙之幼子(21,6

  • 圖克色里

    读音:Túkèsèlǐ【源】 锡伯族有图克色里氏(201,433)。【变】 ①汉姓为佟、通(201,433)。②清正白旗满洲马甲青达利之妻为图克萨喇氏,清镶蓝旗满洲马甲西打马之妻为图克色勒氏(260)

  • 豎陽

    读音:Shùyáng【源】 见《姓觿》(17,63)。【人】 竖阳谷,春秋时楚国人,见《吕氏春秋》(17,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 《吕氏春秋》注云:“春秋时楚有竖阳穀(谷)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tài【源】 ①周太王长子周泰伯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②周文王之臣泰颠之后(7,60)。 【望】 京兆(17)。 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 【人】 泰史林,汉成帝时将军(21)。

  • 读音:sì【源】 ①邿,周时小国(故城在今山东济宁东南邿亭),春秋时灭于鲁,国人以为氏,后去邑为寺(17)。②寺人为古时官名,宫中侍御之人,掌王之内及女宫之戒令。古寺人之后有寺氏、寺人氏(7,9,60

  • 庫雅勒呢瑪奇

    读音:Kùyǎlè'nímǎqí《姓氏词典》 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满族姓,清嘉庆时黑龙江副都统多隆武,姓此氏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蕭魚

    读音:Xiāoyú【源】修鱼氏即萧鱼氏。萧鱼,郑地(古城在今河南原阳东),以地为氏(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有载,其注“修鱼”云: “一云即萧鱼氏。萧鱼,郑地。以地为氏。”其地在

  • 读音:bù【音】 古音彪(Biāo),见《正字通》(60,63),音Bù(76)及Fǒu(91),均误。【源】 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(9,12)。【望】 汲郡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大陆(91)

  • 薩滿呼

    读音:Sà’mǎnhū【综】 清驻防索伦镶黄旗中有萨满呼氏,世居打牲(259,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