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Yú

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。春秋时宋桓公子目夷,字子鱼,其后以王父字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9,12,17)。②古有鱼国,即鱼复地,春秋时唐国鱼邑,故城在今四川奉节东北,《左传》文公十九年,鱼人逐楚师是也。后因以为氏(17)。③金时女真姓尼忙古(一作泥庞古)汉姓为鱼(71)。④云南白族以鱼为原始图腾氏族名,白语谓“吴茨”,汉姓吴、鱼、余(138)。【变】 唐时东部鲜卑宇文部之别种有尚可孤者,上元中归附,为神策大将军,试太常卿,鱼朝恩器其勇,养为子,遂冒姓鱼名智德,后诏赐姓李(60,61)。【望】 冯翊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鱼石,春秋时周左师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西之田林、湖北之老河口、山西之太原及长治、陕西之韩城、甘肃之舟曲等地有分布。汉族有此姓; 另: 白族、羌族、傈僳族亦当有此鱼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子姓。《风俗通》 云: ‘宋桓公子公子目夷字子鱼,子孙以王父字为氏。’”此以字为氏,系出子姓; ② 《姓氏考略》 据 《唐书》 注云:“唐尚可孤冒姓鱼,曰鱼智德。” 则此由尚氏所改。③今白、羌、傈僳等民族亦当有鱼姓: 白族之鱼姓,源於原始氏族之图腾崇拜,白族语称 “”,汉意即“”,遂以为姓,或谐鱼音而改为 “”; 羌族之鱼姓,则源於房名,羌族语称 “俄日”,汉意乃 “”,遂以为姓,或谐鱼音而改为 “”; 傈僳族之鱼姓则出自鱼氏族,以族为氏,相传其先有昆仲二人,……弟弟帮助一个渔村除了蛇患,在那个村安家落户,所生后代是鱼氏的祖先,成了鱼氏族。傈僳语称 “汪扒” 或 “哇扒”,汉意为 “”,以为氏。或取其汉意而氏鱼,或谐鱼音而改为 “”。或取傈僳语之首音,谐“”“”而为姓。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》,望出冯翊。

汉代有鱼翁叔,长安人,巨富; 唐代有鱼朝恩,宦官,鱼智德养父; 又有鱼玄机,新安女道士,诗人; 明代有鱼侃,常熟人,开封知府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慕利

    读音:mù lì【综】吐谷浑主慕利延,与慕容氏同祖(6,12,27,60)。即勿地延(425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后魏有吐谷浑主慕利延,与慕容氏同祖。”

  • 读音:Shuì/Shuey,Shwei【音】 又音塞(Sài),见《续文献通考》(63)。【源】 古税国,在蜀,见《姓考》(17)。汉新莽天凤年中,公孙述自立为蜀王,见廪君兵强,结好于廪君,乃以税氏5

  • 读音:Biān【变】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运城、临汾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《新编千字姓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索多哩

    读音:Suǒduōlī【源】 ①清满洲八旗姓(23,63,180,260)。②鄂温克族姓(192)。【变】 ①亦作〔索多理〕(260)、〔索多里〕(180)、〔索多勒〕(192)。②汉姓为索(192)

  • 長翟

    读音:Chángdí《姓氏词典》有载。其注“长狄” 曰:“古族名,也叫长翟,春秋时狄人的一支。”盖上古狄、翟本通。详见“长狄”条。

  • 達芒捷薩木

    读音:Dámángjiésàmù珞巴族姓氏,出自博嗄尔部落之达芒氏 (族),而为达芒捷萨木氏,氏氏连排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

  • 普六如

    读音:Pǔliùrú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其据《姓觿》 注云:“即 ‘普六茹’ 氏,北魏时代北姓。”参见“普六茹”条。

  • 阿魯温

    读音:Ālǔwēn【源】 元时人姓。系阿儿浑氏之异译。【变】 ①元时杭州路治中道吾,阿鲁温氏,孙浦博,占籍嘉兴魏塘,明初累官起居注,因其名定“浦”为姓(399)。 ②咬童,阿鲁威氏,元时由中

  • 奥格尼夫采夫

    读音:Àogé′nífūcǎifū俄罗斯族姓氏。意为 “火镰”,指物为姓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俄罗斯族》。

  • 阿剌

    读音:Ālà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二十五史人名索引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元有阿剌瓦丁。明有阿剌知院。” 未详其他。(按: 阿,《姓氏词典》 音ē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