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Jiē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宜兰、花莲、台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亦
读音:Zhuì【综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2)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河南(62)、台湾云林、南投、彰化、台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河南之义马市有分布。《中国姓氏
读音:Nímùzhā【综】 清镶白旗满洲恩骑尉六十八之妻为尼穆查氏(260)。
读音:hú lù wū【源】 唐时突厥三姓之一,见《唐书》(60,62)。一说,胡禄屋系西突厥十姓之一,属咄陆部,全称为胡禄屋阙啜(428)。历史上突厥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据 《唐书》 注
读音:Fúlǐ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唐书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以国名为姓氏。隋、唐时称东罗马帝国为拂菻。唐有拂菻罽婆。”
读音:jiàn yǐn楚监尹大心之后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按监尹为监马尹。(见《左传·昭三十年》)
读音:zǐ guó郑穆公生子国发,其后为子国氏。(见《世本》)郑公子发,字子国之后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读音:Àobùtèkèjīěr鄂温克族姓氏,世居陈巴尔虎旗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鄂温克族》 收载,未详其他。
读音:Ěrzhū历史上代北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亦载。《姓氏词典》注云: “又作朱, 即尔朱氏。”
读音:gù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,12,15)。汉时丁零人有此姓,见《通鉴》(242)。丁零,古族名,汉时主要分布于今贝加尔湖以南地区,至南北朝时逐渐与其它民族融合,留在漠北的大部分丁零,《晋书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