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Ráo

饶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采邑为姓氏。赵悼襄王封长安君于饶(今河北饶阳),其后世子孙遂以封邑为姓氏。二是以封地为姓氏。战国时期,齐国有大夫封于饶(今山东青州)。其子孙遂以封地为姓氏,称为饶姓。

饶姓发源于今河北地区。在历史的变迁过程中逐渐向江西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等地南迁。如今,饶姓在全国分布较广,尤以湖北、江西等省为多。

饶姓历史人物有饶珂,汉朝人,官拜鲁阴太守,为政期间勤政爱民,深得民心。饶节,南宋诗僧。曾跟随三司使曾布做事,因变法中与曾布意见不合,遂剃发为僧,更名如璧。曾作偈语:“间携经卷倚松立,试问客从何处来?”便号“倚松道人”,著有《倚松老人集》。陆游称他为“当时诗僧第一”。饶干,南宋书院山长。淳熙年间进士,官长沙知县。其间恰逢朱熹在长沙任太守,他便抓紧办理公事,一有时间就去听朱熹讲学。饶鲁,饶州余干(今江西万年)人。游学豫章、东湖书院,回到家乡,建朋来馆,广聚学者,互相切磋。又建石洞书院,聚徒讲学,门徒众多。受诸道部使之聘,历主白鹿洞、建安、东湖诸书院。著有《五经讲义》《语孟纪闻》《西铭图》等。

饶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百八十三位。


战国时齐大夫食采于饶者,子孙以邑为氏。(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)

系出妫姓,商均支子封于饶,后以国为氏。(见《百家姓考略》)

悼襄王六年,封长安君以饶。(见《史记·赵世家》)

汉有饶斌,为渔阳太守。(见《姓氏急就篇》)

▲<五代吴越>饶景,淄水人。<宋>饶子仪,临川人,名儒。<明>饶钦,祁门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阿赫

    读音:Āhè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韓甘

    读音:Hángān【综】 彝族姓。又称〔普跌耶布〕,四川马边、峨边、甘洛等地均有此姓(375)。

  • 唐杜

    读音:táng dù【源】 帝尧陶唐氏之后,受封于刘(故城在今河北唐县)。裔孙刘累之裔封方城之唐(故城在今湖北随州西北90里之唐县镇),是为唐公,楚灭唐,徙杜(故城在今陕西长安东南故杜陵县地),为唐杜

  • 阿帕塔尼

    读音:Āpàtǎ′ní珞巴族姓氏。本部落名,以部为姓,或称“达能”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

  • 读音:Lù陆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,一是以国名为姓,出自陆浑国。春秋时有一国名为陆浑国(今河南嵩县),后被晋国所灭,陆浑国遗民遂以陆为姓。二是以封地为姓氏,源于妫姓,战国时齐宣王少子通,被封于

  • 野辭

    读音:Yěcí【源】 ①唐时党项族姓有野辞氏(7,15,60)。②南北朝时拓拔部八姓之一有野辞氏(60,62)。【变】 《宋史》作〔野乱〕(40),《新五代史》作野利(52),《通考》作野律(54)。

  • 赫嚕克

    读音:Hèlūkè【源】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,260)。【变】一作〔赫鲁克〕(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察哈尔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
  • 園公

    读音:Yuángōng【源】 汉时商山四皓有东园公,后有园公氏(9,63)。按东园公为汉时商山四皓之一,史失其名,《字汇》以园公为姓,非(80)。据张澍考证,园公名庚,襄邑人(26)。《陈留传》作圈公

  • 䇺侯

    读音:Dòuhóu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 收载。其注称: “汉有䇺侯儒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Jì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1,15,21)。春秋时晋后有进氏(8,60,62)。【望】 陈留(17,418)。【布】 河北乐亭(334)、四川汉源(336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北(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