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Mià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新元史》收载,“元有麵张四”。(按:疑此“面”非姓,乃以职业特点冠于姓名之前以区别于
读音:é河南郑州有鹅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读音:Jiō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,其注云: “现代罕见姓”,未详其源。
读音:Cóng/Tsorng,Tsung【源】 賨、琮、悰,三字俱姓,见《氏族博考》(16)。
读音:Xúnlú【源】古天子号,有以为氏者(9,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Bó薄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自姜姓。古时有薄国,相传为炎帝后裔的封国,薄国的后代子孙以国名为姓,称薄姓。二是以采邑为姓氏。春秋时,宋国有大夫被封于薄城(今河南商丘北
读音:Kǒngsā【源】 藏族姓。以居地为姓(252)。
读音:Shúwéi【源】 西夏人姓(31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舒威〕(24)。【人】 孰嵬英,西夏武节大夫(24,31)。
读音:Xièdǔ【源】 春秋时郑有洩堵氏,洩堵俞弥是也,见清俞正燮《癸己存稿》(63)。
读音:Shīlì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新唐书》收载,“唐有尸利鸠摩。”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