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邯鄲

邯鄲

读音:Hándān

【源】 系自嬴姓。春秋时晋赵盾从父昆弟之子赵穿,食采于邯郸,因氏(12,60)。一说,赵穿之子赵胜食采于邯郸,是为邯郸胜,见《姓考》(17)。又说,晋赵鞅族子赵午(即赵胜子),受邑邯郸为大夫,别为邯郸氏(7,61)。【人】 邯郸义,东汉时廷尉(21)。邯郸淳,三国时颖川人,魏国博士给事中(21)。


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赢姓,晋赵盾从父昆弟子曰赵穿,食邑邯郸。因以为氏。”赵盾系春秋时晋之重臣,历襄、灵、成三朝,为元老。赵穿乃其堂侄,即于桃园攻杀灵公者。

东汉时有邯郸义;三国时魏有邯郸淳;唐代有邯郸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飂叔

    读音:Liúshū【源】 系自己姓。飂叔安(亦作廖叔安)之后有飂叔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,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飂叔安之后有飂叔氏。”或作“廖叔”。

  • 克孜勒

    读音:Kèzīlè【综】 裕固族姓。亦作〔克孜浑〕,或称浑氏族,属罗儿家部落,世居甘肃肃南康乐区,清末民初始采用汉姓洪(198)。裕固族姓氏。汉意为 “红色”。后或取其汉意“红”且谐汉姓“洪”而改

  • 太伯

    读音:tài bó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周古公之长子让国季历(文王之父),为周之太伯,其后以为氏(12,21,60)。周古公即周太王,亦称古公亶父,初居邠,狄人侵入,迁于岐山之下,始国号周,后武王追封为太

  • 孫木恩

    读音:Sūnmùēn赫哲族姓氏。汉意为 “独角龙”。疑其为氏族部落之图腾,因以名部,以部落名为其“哈拉” (即姓)。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赫哲族》。

  • 子杨

    读音:zǐ yáng季桓子生穆叔,其后为子杨氏。(见《世本》)

  • 羽父

    读音:Yǔfǔ【源】 春秋时鲁大夫羽父翚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据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据《姓源韵谱》注云: “春秋时鲁国大夫羽父翚之

  • 額魯

    读音:Élǔ历史上羌族之党项人有此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:西夏有武功大夫额鲁元智、额鲁世;又有殿前太尉额鲁丝甫、额鲁绍光。

  • 解毗

    读音:Xièpí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改为‘解’。后魏高车别帅解毗莫弗幡豆达。”或作“解昆”。《姓氏考略》将“解毗”与“解批”视作一姓。其注“解批”云:“《

  • 读音:yí以乡为氏。汉时苦县有颐乡。(见《史记·灌婴传注》)

  • 克入苳

    读音:Kèrùdōng【综】 僜人姓。世居西藏察隅(43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