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jiǎn

【源】①太昊(即伏羲)臣蹇修之后有蹇氏、寋氏(8,17,60)。②春秋时秦大夫蹇叔之后(9,12,60)。【望】山阳(17,418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蹇珉,春秋时秦大夫(15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上海之松江,山东之平度,山西之太原,甘肃之徽县,湖北之武昌,云南之陇川、马关,四川之通江、合江、南江等地有分布。汉、水、白、土家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其源: ①其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太昊臣蹇修之后,有蹇氏、寋氏。”②又云: “诸姓氏书均以为秦蹇叔之后。” 郑樵认为此当 “以名为氏”,“秦有蹇叔。或云西乞术、白乙丙皆蹇叔子。望出襄阳。”

宋代有蹇序辰; 明代有蹇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xì伏羲氏之后也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名为氏》)虙戏氏之后。(见《广韵》)▲<三国魏>戏志才,颍川人。

  • 剞閭

    读音:Jīlǘ【源】 见《穆天子传》(17,62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亦载,其注云: “ 《穆天子传》有剞闾氏。”未详其

  • 西特瑚哩

    读音:Xītèhúli【综】 清正白旗满洲马甲玛里之妻为西特瑚哩氏(260)。又,清镶蓝旗满洲马甲色埒恩泰之妻为西特呼哩氏(260),〔西特呼哩〕似即西特瑚哩之异译。

  • 無樓

    读音:Wúlóu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有载,其注“毋楼”云: “即毋娄氏; 一作无楼。”或作“无娄”。

  • 读音:zūn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 【布】河北乐亭(334)、湖北武汉(9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山西之太原、临汾,湖北之武汉,安徽之贵池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

  • 读音:pà【源】 ①唐时已有此姓(15,24)。 ②明时兵部尚书王骥征云南腾冲州麓川,赐于降夷三姓:怕、刀、剁,见《希姓录》(22,60)。【人】 怕善、唐时系布衣以策于韩愈,转荐裴度,计擒吴元济(1

  • 何奈

    读音:hé nài【源】 匈奴单于之裔,归汉为何 奈氏,见《姓谱》(7,12,21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何柰〕(7,12)。【人】 何奈虎,晋时幽州牧王浚之将(7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姓氏考略

  • 阿喜

    读音:Āxǐ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gé【源】①系自偃姓。古帝皋陶之后。古有鬲国(故城在今山东陵县之旧安德县),其后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12,15,17,60)。②殷时贤人胶鬲之后,见《姓苑》(7,11,12,17)。 【

  • 阿悉

    读音:Āxī【综】 唐时突厥姓。唐玄宗时有突厥降户阿悉烂,见《新唐书》(242)。西突厥十姓有阿悉结阙俟斤、阿悉结泥敦俟斤,属弩失毕部(428)。阿悉氏似出此两部之后,以部为氏。《姓氏词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