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Zhào

一般认为赵氏出自嬴姓部落, 远祖是帝舜时的伯益(或名柏翳), 始祖是伯益的十三世孙造父。据说造父获得八匹骏马,献给周穆王, 穆王配以好车, 以造父为御(驾驭车马的人),西游昆仑山见西王母, 正赶上徐偃王谋反。造父为周穆王驾车, 日行千里, 得以平复叛乱, 周穆王便把赵城(今山西洪洞县北) 赐给造父作为封邑, 造父的子孙就以封地赵城为氏。造父的六世孙奄父及其孙叔带于周宣王时救驾有功, 叔带被任命为周宣王卿士, 赵氏得以兴旺。后因周幽王无道, 叔带弃周赴晋。叔带的七世孙赵衰辅佐晋文公登上霸主之位后, 赵氏子孙便世代为晋国大夫。后来赵襄子联合韩、魏灭掉了晋国, 建立赵国。公元前222年赵国被秦国所灭。赵国末代君主代王赵嘉的后裔世居陇西天水县西(今甘肃天水西南), 繁衍为大族。

赵姓在漫长的繁衍迁徙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, 主要有天水郡(治所在今甘肃通渭西北)、涿郡(治所在今河北涿州)、南阳郡(治所在今河南南阳)、下邳郡(治所在今江苏睢宁)、颍川郡(治所在今河南禹州)、平原郡(治所在今山东平原)、汉阳郡(治所在今甘肃甘谷)。

赵姓在《百家姓》中居首位, 这与《百家姓》一书成书于宋代有关。赵氏为宋朝宗室, 是国姓, 故列为第一, 并非赵姓的人口和族望在当时居于首位。据调查, “” 姓目前为我国第七大姓。

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赵姓人物, 如战国时“纸上谈兵” 的赵括, 秦末“指鹿为马” 的赵高, 三国时单骑救主的赵子龙, 发动“陈桥兵变” 建立宋朝的宋太祖赵匡胤等等。

赵姓在《百家姓》里排在第一位。


赵氏,出自嬴姓,颛顼裔孙伯益,帝舜赐以嬴姓,十三世孙造父,周穆王封于赵城,因以为氏。(见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)

伯益孙造父善御,幸于周穆王,赐以赵城,因封为氏。(见《广韵》)

▲<战国赵>赵奢,为田部吏。<后蜀>赵德元,雍京人,画家。<元>赵孟頫,吴兴人,书法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摸西

    读音:Mōxī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马边有分布。此姓系马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Hào【音】 又音Háo(17)。【源】 西羌姓,见《汉书》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望】 西平(17,418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台湾台北(68,261)等地均有

  • 有㜪

    读音:Yǒushēn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,其注引《姓觿》云:“以国名为姓氏。《帝系》作 ‘有辛’,禹母之宗国。有㜪即有莘。”

  • 读音:lì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21,62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运城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大法

    读音:dà fǎ【综】 宋时江苏武进县有大法乐霖,中咸淳三年丁卯科榜,见《武进县志》(21,60)。历史上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; 其注据《武进县志》云: “宋有大法乐霖,武进人,中咸淳丁

  • 朱拉特

    读音:Zhūlātè【综】 清镶蓝旗蒙古护军诺睦之妻为朱拉特氏(260)。

  • 勒木布爾格

    读音:Lèmùbù’ěrgé【综】 清驻防呼伦贝尔正白旗有勒木布尔格氏(259,260)。

  • 读音:Huī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喇摇

    读音:Lǎyáo阿昌族姓氏。今云南之潞西有分布,原意为“骨头”。汉姓为“王”,乃是对阿昌化了的汉族王姓之称。对阿昌本族之王姓则称“喇纳”(意为“黑”),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阿昌族》。

  • 吉胡

    读音:Jíhú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马边、峨边等地均有分布。此姓系马边、峨边等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