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Bì

【音】费氏有Fèi,Bì二音,且源出不同(25,60,63),参见费(Bì)姓。 【源】①系自嬴姓。颛顼帝之裔伯益,伯益之后大费,大费之次子若木以王父字为氏(7,11,17,21)。②夏禹之后,姒姓国有费,以国为氏(11,17,21,60)。③春秋时鲁大夫费㡵父食采于费(故城在今山东鱼台西南费亭),子孙因邑为氏(11,69)。④春秋时楚大夫费无极之后(11,17,60)。⑤北魏时改代北费连氏为费氏(11,12,17,242)。⑥清满洲人姓,世居沈阳(23)。又,清满洲八旗姓费佳氏后改为费氏(180)。⑦土家族姓(387)。 【变】亦作弗(3)。 【望】江夏(17,21,418)。 【布】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7%。尤以河北、上海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湖北等省市多此姓,6省市费姓约占全国汉族费姓人口85%。 【人】费仲,商王纣之宠臣(7,21)。


历史上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亦音 ‘祕’。姬姓。懿公之孙费伯之邑也。今沂州费县西北二十里故费城是。” (按: 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梁相费汛碑》云: “音 ‘祕’。鲁桓公子季友为大夫,有功封费,因氏焉。”) 又作“”。一音fèi。为现行较常见姓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Liǔ柳姓主要是以采邑为姓氏,源于展姓。春秋时鲁国展禽,食采于柳下(今河南濮阳城东),其子孙后代遂以邑名为氏,称为柳姓。柳姓最早繁衍于今河南北部和山东西部一带。鲁国为楚所灭后,柳姓有入居

  • 洪羅

    读音:Hóngluó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松阿里乌拉(23,63)。【人】 洪罗拖色,清镶黄旗人,世居松阿里乌拉,从征耿精忠、吴三桂有功,授骑都尉(23,63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

  • 读音:Qǐn【源】 ①夏禹支庶封于寝(故城在今河南固始),后因氏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②寝,即寝丘(故城在今河南沈丘东南),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此,因氏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【人】寝尹,周时

  • 呼達爾

    读音:Hūdá’ěr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骁骑校遮尔忒之妻为呼达尔氏(260)。

  • 烏訥穆爾

    读音:Wū'nèmùěr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萨喇穆(23,63)。【人】 乌讷穆尔阿齐图鲁,清蒙古镶白旗人,世居萨喇穆鲁,顺治初从征山西、四川、广东有功,加授二等轻车都尉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

  • 读音:zài【源】 ①见《奇姓通》(20、21)。②彝族姓(130)。【布】 北京、四川成都(91)、湖北钟祥(388)、广东新兴(316)、安徽淮南(362)、云南巍山(130)、台湾台北(64,6

  • 承桑

    读音:chéng sāng【源】 炎帝神农氏娶承桑女为妃(17,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桑水〕、奔水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《帝王世纪》云:“神农取承桑氏。”疑承桑

  • 陶邱

    读音:Táo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帝尧子丹朱居陶邱,因氏马。”此当以地为氏,系出祁姓。或作“陶丘”。春秋齐有陶邱·德,为大夫; 汉有陶邱·仁,侍御史。

  • 喀爾喀

    读音:Kāěrkā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源于元末时喀尔喀万户,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部有此姓(384)。喀尔喀为蒙古六万户之一,共12部,其中内喀尔喀五部,外喀尔喀七部。元代蒙古族姓氏。本部落名,或以部为

  • 依特墨

    读音:Yītèmò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“满族姓。清咸丰时广州副都统长顺,姓此氏。” 未道其源。